彩色图像处理 LeeRinji

彩色基础

光特性是颜色科学的核心,描述彩色光的3个基本量:

人眼中的600—700万个锥状体分别对红色、绿色和蓝色敏感:65%对红光敏感、 33%对绿光敏感、 2%对蓝光敏感。红色、绿色和蓝色是波形,而非一个值,只是人为确定一个值而已。

三基色(RGB)原理

自然界常见的各种颜色光,都是由红(R)($\lambda$=700nm)、绿(G) ($\lambda$=546nm)、蓝(B)($\lambda$=435.8nm)三种颜色光按不同比例相配而成,同样绝大多数颜色也可以分解成红、绿、蓝三种单色光,这就是色度学中最基本的原理—三基色原理。(红色+绿色=黄色,红色+蓝色=品红,绿色+蓝色=青色,红色+绿色+蓝色=白色)

颜色的确定

区别颜色的特性:亮度、色调、色饱和度。

颜色通常用亮度和彩色表征,色调和饱和度统称为彩色色度。

RGB 24比特彩色立方体,用3个字节来表示颜色。

彩色模型

伪彩色处理

人类可以辨别上千种颜色和强度,只能辨别二十几种灰度,根据一定的准则对灰度值赋以彩色的处理(区分:伪彩色图像、真彩色图像、单色图像),也叫假彩色图像处理。

强度分层

强度分层技术

令$[0,L-1]$表示灰度级,使$l_0$代表黑色($f(x,y)=0$),$l_{L-1}$代表白色($f(x,y)=1$)。假设垂直于强度轴的$P$个平面定义为量级$l_1,l_2,\ldots,l_p$,将灰度级分为$P+1$个间隔,$V_1,V_2,\ldots,V_{P+1}$,则灰度级到彩色的赋值关系:$f(x,y)=c_k,f(x,y)\in V_k$,$c_k$是与强度间隔$V_k$级强度相关的颜色,$V_k$是由$l=k-1$和$l=k$分割平面定义的。

灰度级到彩色转换

对任何输入像素的灰度级执行3个独立变换,3个变换结果分别送入彩色监视器的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,产生一幅合成图像。

全彩色图像处理基础

全彩色图像处理研究分为两大类:

彩色变换

彩色变换函数:$g(x,y)=T[f(x,y)]$,$T$是在空间领域$(x,y)$上对$f$的操作。

补色:在如图所示的彩色环上,与一种色调直接相对立的另一色调称为补色。可以增强嵌在彩色图像暗区的细节。

平滑和尖锐化

彩色图像平滑

令$s_{x,y}$表示在RGB彩色图像中定义一个中心在$(x, y)$ 的邻域的坐标集,在该邻域中RGB分量的平均值为$\overline{c}(x,y)=\frac{1}{k}\sum_{(x,y)\in s_{x,y}}c(x,y)$

彩色图像的锐化

RGB彩色空间,分别计算每一分量图像的拉普拉斯变换,再合并

彩色分割

HSI彩色空间分割:直观

门限产生的二值图像:饱和度图像中门限值等于最大饱和度的10%,大于门限的像素赋1,其它赋0

RGB彩色空间:直接,结果更好

令z代表RGB空间中的任意一点,a是分割颜色样本集的平均颜色向量$D(z,a)= \vec{z}-\vec{a} $。D0是距离(欧氏距离)阈值,如果$D(z,a)\le D_0$,则z和a相似;如果$D(z,a)>D_0$,则$z$和$a$不相似。

彩色边缘检测

处理3个独立平面形成的合成梯度图可导致错误的结果!Di Zenzo提出处理方法。